2025年7月20日,长江职业学院数据信息学院“智链星河”实践队赴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街道王家湾村,正式启动为期6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。该实践队将充分发挥专业的技术优势,通过针对性的技术帮扶、系统性的生态调研和多维度的文化宣传等具体方式京海配资,切实助力王家湾村的乡村振兴事业向更深层次推进。
一、集结出发:带着初心奔赴实践地
当日上午8时,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的8名师生准时在襄阳火车站集合,随后一同出发前往实践目的地。队伍出发前,在印有“智链乡野三下乡,绿筑星河振兴梦”的横幅前合影留恋,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的瞬间。横幅上的文字不仅是实践队的行动口号,更承载着师生们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的初心。王家湾村为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搬迁村,近年来通过电商助农实现脱贫致富,是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图为襄阳火车站前集结合影 熊飘 供图京海配资
二、实践规划:技术赋能乡村振兴
经过数小时的行程,实践队于当晚顺利抵达。抵达后,实践队队员们来不及休整,便迅速投入到前期准备工作中,先是细致地整理好携带的各类物资,接着逐一核查调研问卷、宣传手册等实践所需材料,确保各项物资与材料齐全且无差错。随后,实践队召开行前部署会,会上,指导老师熊飘结合队长杨源堤前期调研掌握的情况,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村落背景:该村原本位于十堰郧县,因洪涝易发整体搬迁至襄阳宜城,通过大力发展电商经济实现村民增收。会议明确了次日走访农户、采集数据等分工,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展开剩余52%图为实践队召开行前部署会现场 潘晓东 供图京海配资
此次实践活动紧紧围绕“技术赋能乡村”这一核心主题展开。在未来几天的实践过程中,队员们计划运用所学的AI技术,结合王家湾村主要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与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,协助该村优化农作物管护方案,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。同时,将深入开展汉江流域生态保护调研,实地考察流域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,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。此外,还将拍摄一系列展现王家湾村特色的乡村文化宣传短视频,通过生动的画面与详实的介绍,帮助村民进一步拓展电商销售渠道,提升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。
三、师生心声:在实践中实现价值
实践队队长杨源堤在谈及实践意义时说:“在学校学习的数据分析、短视频剪辑等知识,终于有机会在乡村的土地上实践,想到能帮村民解决实际问题,就觉得特别有动力。”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,队员们认真倾听村民的需求和想法,详细记录相关信息,为后续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。
团队指导老师叶伟表示,此次“三下乡”活动是学校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。“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让学生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的能力。”他举例说明,“比如用AI技术优化管护方案,既需要学生掌握算法知识,又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,这种‘理论+实践’的锻炼,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。”
此次实践让专业知识走出课堂、扎根乡野,化作助农实效,让知识之花在田间绽放,也让青年学子在走访调研中体察民情,在解决问题中锤炼本领,于实践磨砺中彰显担当,让青春之光与乡村振兴同辉。
(指导老师 熊飘 王欣欣 叶伟)
(通讯员 杨源堤 杨红霞 刘思雨)京海配资
发布于:湖北省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